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是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公司與冰島奧卡中國能源有限公司在2006年共同投資組建,注冊資本4.23億元人民幣。公司經營范圍為地熱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節能技術服務,產業化開發與研究。
公司始終秉持可持續發展、低碳環保 、產業化開發的理念,充分發揮中冰雙方在資金、技術、人才隊伍方面的優勢,地熱能開發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在陜西、河北、山東等省建立多井集輸、井站聯網、采灌結合、綜合管理的地熱集中聯網式區域供熱系統,為項目所在地節能減排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做出了積極貢獻。據統計,自公司成立到2011年采暖季結束,已累計為社會節約標煤30.5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446噸。2012年-2013年采暖季共計的供暖面積將達到900萬平方米,每年可節約標煤2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9.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001噸。
公司地熱井擁有數量、發展地熱供暖面積以及地熱開發利用技術水平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公司順利通過ISO9000管理體系認證,公司在技術開發、項目運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形成了具有公司特色的核心技術,諸如:制定區域供暖(制冷)整體解決方案、中低溫地熱能梯級利用、集中聯網式區域供熱、地熱水回灌及熱儲評價、中高溫地熱發電及熱點聯產、地熱水處理及綜合利用、淺層地熱能的利用(地下水、地埋管、地表水等不同冷熱源)、地熱能與其他新能源整合利用、自動化智能及監控系統。已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地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專業公司。
2010年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地熱開發利用示范單位”,公司咸陽地熱集中供暖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在聯合國成功注冊,成為全球首個地熱CDM項目,標志著中石化成功踏入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同時公司還是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審核備案節能服務公司。
公司開發地熱清潔能源項目得到了中冰兩國領導人、國家有關部委、項目開發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引起了國內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多家主流媒體均報道了公司發展地熱情況。2012年6月,公司作為中石化新能源利用典型之一參展里約熱內盧聯合國+20企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受到普遍稱贊,引發強烈反響。
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將致力于地熱供暖、制冷、發電、地熱水中礦物質提取、地熱水凈化處理以及相關技術研究等為一體的地熱資源產業化開發利用,將公司打造為國內最大的專業化地熱開發公司,為我國的節能減排事業和地熱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
·招聘職位
- 合同能源管理(EMC) (2人)
- 暖通技術 (2人)
- 運營管理(熱能動力專業) (2人)
- 項目經理 (1人)
- 會計 (3人)
- 市場營銷 (1人)
- 審計(財務) (1人)
- 工程質量管理 (1人)
- 水文地質 (2人)
- HSE管理 (1人)
- 項目經理(河北) (3人)
- 后勤管理(河北) (3人)
- 市場營銷(河北) (5人)
- 水文地質(河北) (2人)
- 暖通技術(河北) (4人)
- 電氣技術(河北) (2人)
- 項目經理(山東) (3人)
- 市場營銷(山東) (3人)
- 暖通技術(山東) (2人)
- 電氣技術(山東) (2人)
- 運營管理(山東) (2人)
- 項目投資與分析 (1人)
- 計劃統計 (1人)
- 鉆井技術 (1人)
- 安全質量管理 (若干)
- 安全質量管理 (若干)
- 出納員 (1人)
- 財務經理 (1人)
- 會計 (1人)
- 項目經理 (3人)
- 項目經理(電建、系統調試及運行方向) (3人)
- 工程管理 (若干)
- 工程管理 (若干)
- 鉆井技術 (1人)
- 項目經理(光伏發電) (1人)
- 項目經理(董煉化廠、煉油廠等化工廠工藝) (3人)
- 市場營銷 (若干)
- 市場拓展 (2人)
- 審計(配合公司上市) (1人)
- 項目經理 (4人)
- 工程管理 (若干)
- 暖通工程師 (若干)
- 暖通工程師 (若干)
- 工程管理 (若干)
- 暖通工程師 (若干)
- 暖通工程師 (若干)
- 安裝預算 (若干)
- 暖通技術 (若干)
- 暖通技術(暖通相關專業) (3人)
- 計劃統計(負責全公司營運計劃) (1人)
- 工程造價師/預結算 (1人)
- 造價員(安裝類) (1人)
- 投資管理 (1人)